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清晨,批發市場的叫賣聲@台北城市散步

凌晨三點不到,冷冷風中下著微微細雨,我已起身從昔日的艋舺穿越老萬華車站,沿著萬大路快走至接近華中橋的7-11集合點,心裡正哆嗦這種鬼天氣、鬼時間來參加導覽的人一定很少吧!怎知三點半不到,已有超過20位聚集,瞄一下年齡層,居然界於20-30區間的還不少。

三更半夜幾位老婦坐在板凳上,為豆芽菜加工中。

半夢半醒之間,導覽已準時開始。自凌晨三點多果菜批發市場開始拍賣,就陸續有一箱箱被標下的水果蔬菜送到鄰近的果菜加工店家,舉高麗菜來說所謂的加工就是把一整顆高麗菜切碎,目標是上午餐廳開始陸續營業前送至餐廳,廚師的備菜可不用從洗切青菜開始。

回到這種鬼天氣、鬼時間我怎麼會參加一個凌晨三點半開始的導覽?像我這樣的都市人會到市場、超市採買家裡需要的食材,但我偶爾會想過這些東西是怎麼從產地來到台北的呢?很神奇偶然看到台北城市散步有開這個導覽,咬著牙帶著好奇心拚了,就報名了,然後我碰巧遇上一個溫度不到15度,極為濕冷的天氣,此時更顯得一杯溫豆漿的珍貴。

深夜運作的豆腐店,老闆好心為我們準備了溫豆漿暖胃,也暖了心。

每天午夜開始,批發市場已是人聲鼎沸,來自台灣各地的大盤商陸續將貨物運送至市場,理貨員整理後交給鑑價員完成定價,清晨三點過後拍賣員開始喊價,用著一般人不懂的語言,承銷人們以特殊手勢回應,喧嘩間一筆一筆交易就完成了,人們用電動車將貨品運至市場外,由周邊的攤商接手整理、分類,或由萬大路、富民路上的發財車運走,送往台北各個市場,不知不覺已經天亮,接著來去吃一頓粗飽的晚早餐,結束午夜開始至今的忙碌。

遠觀第一果菜批發市場

站在橋上導覽員開始帶過這個當初略查資料時有看到的資訊,位於萬大路的中央魚貨市場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是日治時期就成立的批發市場,70年代後從西門町搬遷至萬華現址,由民間成立公司經營,可說是台北市民食材大本營,每日清晨三點半開始的拍賣過程,就決定台北市場、超市蔬果、魚貨的價格。

中央魚貨市場內部

只是按導覽員的說法果菜批發市場管制很嚴格,保全曾經罵過不給進入,所以我們主要的焦點放在中央魚貨市場,由幽默風趣的丁主任帶著我們走一圈凌晨四至五點的台北境內最大的消費地魚貨批發市場。〈消費地與生產地魚貨市場最大的不同,主要是台北沒自己的漁港,因此這些魚貨還是得從基隆、新竹等各地的漁港運來,因此已屬於第二層競價〉丁主任說魚貨市場最重要的功能是集貨、散貨與決定價格。

丁主任示範拍賣手勢:(上)數字七;(下)數字九,跟一般認定的手勢略有不同。

丁主任上工的一天時間跟我們一般正常上班族不太一樣,他是凌晨一點上班,魚貨是自兩三點就開賣,七點結束,他八點下班,一天工作七小時,本來固定休周一,是一例一休的受惠者。他實在太有趣好玩了,似乎是市場的老大哥,不管買家賣家拍賣哥看到他,總能寒暄上幾句,有問必答,雖然有些答的模模糊糊〈如我問裡面員工是怎麼進去的?對於柯P要重新改建市場是否期待?〉但薑是老的辣,幾乎全場絕無冷場,甚至讓我們直接站上拍賣台,近距來看你爭我奪的魚貨價格是如何被決定的。

看最資深的拍賣一哥站在台上,手勢之快根本看不出他剛剛完成了什麼交易,還能即時更新到電子看板。

丁主任說他第一次站上拍賣台時,隔天胃痛一整天。除了面對那麼多買賣雙方廝殺要有膽識與經驗外,培養出一個專業拍賣員是需要十多年的養成時間,必須對各種魚類各種狀況熟稔,才能正確開價與決價。除了專業的手勢外,合作已久所培養而出的默契,僅僅透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能解讀出買賣家的開價位置,瞬間完成交易。

丁主任介紹這是台灣養殖魚界的一姊,他一直很想認為乾媽。

幾個數字聽得我霧煞煞:一天累積有3000多個買方進來;賣方至少有200-400個。日成交95公噸,1100多萬,過年最高可達130公噸,1800多萬。魚貨市場經營靠收每筆成交金額的千分之31管理費支應員工薪水等成本,賣方需當天繳款,買方可以通融3天,各繳千分之15.5的管理費。只是他另外還說,現在的海洋魚貨越來越少、越來越小了,以後我們的下一代很可能只能吃養殖魚類。〈有些莫名的悲從中來啊〉

丁主任說他比較少吃虱目魚肚,因為無刺代表油脂連著魚刺都被拿走啦。

看到這個資料處理中心(集中每日的成交價格),明白柯P為什麼要改建了。

結束一個小時精彩的導覽,丁主任交棒給台北城市散步的導覽員,完美Ending。回答我柯P要重新改建市場(果菜+魚貨)是否期待的問題,他回說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畢竟改建要花至少三年,必須先到臨時場地,屆時不確定是否買賣雙方能穩定留住〈或許會轉移至這幾年冒出頭的三重、新莊等批貨市場〉,只是不改建很多外國人來參觀都直搖頭太老舊了。

媲美冬天北海道的冷凍庫,丁主任說進來誰最快出去就是身體虛。

可憐的鯊魚不僅保存新鮮不易(丁主任說聞到阿摩尼亞味時就代表這魚不行了),送進魚貨市場時胸鰭,背鰭,腹鰭,與尾鰭等都已不見,拿去做魚翅了!

最後導覽在四面佛前結束,導覽員鼓勵我們在附近吃個早餐,體驗市場工作者的在地口味。聽起來要達到柯P理想中的改建,魚貨市場因為有台北市政府48%的股份,各方聲音整合較易,困難的在於果菜市場,不僅股權分散且有來自中南部的黑道角力,是否能順利在今年年中動工,還是個問號,但至少台北城市散步還能有多半年時間,進行這個有趣的清晨批發市場導覽。

四面佛的黑道傳說:果菜市場內是有黑道勢力的,據說一角頭被殺死後,其妻因能洗刷嫌疑而建此四面佛,至今廟後方仍有個小門,鄰近攤販要定期進去繳保護費。

由於果菜市場在導覽員的說明下似乎要進去得低調,因此我在結束後便摸著小徑進去,沿路看到這個導覽員口中的電動腳板車〈送貨用〉,聽說昔日這門生意很賺,一天有2千進帳,一個月少說五萬,有小夫妻作此生意幾年後在台北買套房不成問題。然而要拿到腳板車證照如果沒有關係,至少要排三年,但如果有認識的一下子就能拿到。

穿梭在果菜市場的腳板車,速度極快要小心閃躲。

聽導覽員說果菜市場是如何處理當天拍賣剩餘的蔬菜果?答案是匪夷所思的─燒掉!原因是即使送給社福機構,也曾被轉賣,另外此舉是為了保護生產者,以免價格被操縱至廉價。

果菜市場內的拍賣現場,少了導覽解說有點不曉得運作機制,但我相信就是將買賣雙方價格搓到一致。

批發市場的導覽意外讓我回想起曾經做過的短暫外匯Broker,那段緊張又得嫩草裝老練的經驗,要搓合銀行間的交易,其實根本就是一樣的模式嘛!只是產品從外匯變成果菜與魚貨,買家無不希望價格低一點;賣家無不希望價格高一點,拍賣員/Broker就是要想辦法將雙方拉近決定出一個當時合理的價格。只是股票、外匯等金融市場很可能逐漸推出電子交易取代人工搓價,但我覺得鑑定魚貨品質跟價格之功力,尚難以被機器給取代。

拖著幾乎是一整夜沒睡的身軀躺回床上,瞄一下手機的計步數據,在以往一天都尚未開始的時刻,我已走了一萬零兩百一十五步。難得跨出舒適圈,早起跟著導覽員的腳步,走進批發市場,認識一群默默為台北付出的人們。覺得以後享用食物時要更珍惜才是!


延伸閱讀:串聯好店散步路線─中山北路【臺灣文博會X青田七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